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抽动症,或称为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运动和声音抽动为特征。研究显示,约50%的患儿会在青春期结束时看到症状改善,但这主要针对症状较轻的个案。
2.对于严重抽动症患者,若不经过治疗,症状可能持续至成年,并对个人的社交、教育和职业生活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约20%至30%的患者在成年后仍有明显症状。
3.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多学科综合干预等。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被证明对减少抽动频率和严重程度有效。药物方面,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和α-2受体激动剂能帮助控制症状。
4.近年来,针对严重病例,深部脑刺激等新兴治疗方式也在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虽然部分患者可能经历自然缓解,但对于多年严重抽动症,依赖自愈并不是最佳策略。专业干预和持续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