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感染导致的发热: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当体温升高后,身体通过出汗来散热,这是机体的一种正常调节机制。
2.炎症因子作用:肺炎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多种炎症因子,这些物质在帮助抵抗感染的同时,也会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控中枢,引发出汗。尤其在退烧过程中,大量出汗是一个常见表现。
3.体液平衡变化:肺炎患者可能因发热、咳嗽或呼吸困难而增加体能消耗,同时伴随的食欲下降和液体摄入不足会导致脱水。身体为了维持局部或整体血流循环,可能会通过皮肤散热的方式产生更多汗液。
4.药物或治疗因素:一些用于治疗肺炎的药物,例如退热药或某些抗生素,可能也会引起出汗增多作为副作用。
5.夜间盗汗:部分肺炎患者,尤其是由特殊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会表现为夜间明显出汗,这种现象被称为夜间盗汗,是疾病本身特点的体现。
频繁出汗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建议及时补充水分,并注意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汗严重并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