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治疗:
对于局部可切除的结肠肿瘤,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肿瘤所在肠段的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
手术中需要注意切缘是否达到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需检查临近器官有无黏连或受累,从而评估是否需要扩大切除范围。
若浆膜层侵犯广泛且伴随远处转移,则单纯手术可能无法达到根治目的,应结合其他治疗方式进行综合决策。
2.辅助化疗:
根据病理结果确定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一般在T4阶段,尤其是出现淋巴结阳性时,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常用含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如FOLFOX或CAPOX方案,疗程一般为6个月,具体选择由患者的整体状况及治疗耐受性决定。
3.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估:
术后需进行影像学检查(CT或MRI)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排除远处转移。
病理报告中应关注侵犯深度、淋巴结受累情况及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4.随访与监测:
定期的随访至关重要,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如肿瘤标志物CEA监测)、腹部影像学检查和结肠镜评估。
随访周期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持续至少5年,以便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结肠肿瘤侵犯浆膜层表明疾病进展较快,处理时不仅要注重外科干预,还需重视全身性的辅助治疗及长期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