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分析
流感和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可引起全身肌肉酸痛、发热等表现,同时伴随喉咙疼痛等呼吸道症状。
感染后肌炎:某些病毒感染后可导致肌肉的炎症反应,出现持续的肌肉酸痛。
风湿性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等,会有类似症状,但通常伴随疲乏无力和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脓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如感染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等,有时也会伴随局部发热、全身出汗及喉咙不适。
药物反应或代谢疾病:比如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或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导致肌肉不适。
2.治疗措施
保证充分休息:过度劳累可能加重肌肉酸痛,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身体负担。
退烧与止痛:若体温超过38.5℃,可考虑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药物来缓解发热与肌肉疼痛。
病毒感染管理:大多数病毒感染为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补充水分:高热和出汗容易造成脱水,应注意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饮用含电解质的液体。
喉咙疼痛缓解:盐水漱口、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使用局部镇痛消炎喷剂。
医学检查:如果症状持续一周以上或恶化,例如疼痛加剧、发热难以缓解、出现皮疹等异常表现,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肌酶谱检测、C反应蛋白测定等进一步明确病因。
3.警惕信号
如果肌肉疼痛剧烈且伴随肿胀或功能障碍,需排查深静脉血栓、肌肉撕裂等。
如果发热高于39℃并伴随寒战、意识模糊等,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存在严重感染。
喉咙疼痛加重并伴随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应警惕扁桃体周围脓肿或其他急性喉部疾病。
上述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在家庭护理中症状未见改善,应尽早咨询医生并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