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越型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区别是什么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激越型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两种不同的精神心理疾病,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症状表现、病程特点和诊断标准。

1.症状表现

激越型抑郁症:属于抑郁症的一种亚型,患者在表现出典型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之外,还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激越,例如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抓挠衣物或不停发牢骚等。这种激越表现通常与强烈的内心焦虑相关。

双相情感障碍:以情感的周期性波动为特点,包括躁狂、轻躁狂和抑郁三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在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可能表现为过度自信、精力充沛、话多或情绪高涨;而在抑郁期,情绪则显著低落,但通常伴随能量降低,而非激越性表现。

2.病程特点

激越型抑郁症:属于单向情感障碍,表现为持续性的抑郁状态,病情没有明显的情绪高涨阶段。激越状态常贯穿整个抑郁期或在病程中反复出现,且这种激越多指向负面情绪或对外部环境的刺激性反应。

双相情感障碍:病程上呈现情感状态的反复波动,可以从躁狂或轻躁狂转换到抑郁,也可能经历一定时期的情感正常状态。并非每位患者都能明确记住或意识到自己的躁狂/轻躁狂期,这可能增加诊断难度。

3.诊断标准

激越型抑郁症:根据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结合具有激越症状的临床表现即可确诊。需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状态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药物副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国际标准要求明确至少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病史,即使患者当前处于抑郁期,也不能仅凭当下症状将其归类为单纯的抑郁症。家族史也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参考因素,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有较强的遗传倾向。

4.治疗差异

激越型抑郁症:治疗方法与其他类型的抑郁症相近,常采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联合心理治疗。如果激越症状严重,可考虑适当短期使用镇静类药物控制急性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更为复杂,需要结合患者的情绪周期特点。以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钠)为基础治疗,以防止情感波动,躁狂期可能需要抗精神病药物,抑郁期则需谨慎使用抗抑郁药,以免诱发躁狂。

这两种疾病虽然均涉及情绪问题,但在临床表现、病程规律和治疗策略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需要不同的干预措施。识别这两者的差别对于精准诊断和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