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癔症的核心方法之一,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及行为倾向;心理动力学疗法则可深入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并加以疏导。适当的心理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癔症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部分癔症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此时可以辅助使用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以缓解情绪症状。但药物治疗通常不是主要手段,而是为了配合心理治疗提升疗效。
3.支持性护理:家庭和社会支持对癔症康复起到重要作用。患者身边的支持系统,应避免过度关注或强化其症状,同时给予积极鼓励,营造安全且积极的生活环境。这种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疾病恢复。
4.疾病教育: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癔症的本质和发作机制,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家属和朋友,教育也同样重要,可以减少误解,提高应对能力。
5.预防复发:即便症状得到控制,也需要定期随访,尤其是在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或压力事件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巩固疗效至关重要。
癔症并非器质性脑部疾病,而是以心理因素为主的功能性障碍,多数患者在接受科学规范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个体差异和外界支持状况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治疗过程需个性化设计并持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