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谈话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来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对70%以上患者有效。
精神分析:对于深层次的心理扭曲,可以采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童年经历或潜意识中的根源性问题。
正念疗法:通过冥想与正念练习,让个体更好地关注当下,减轻负面情绪控制。
2.药物治疗
针对因心理扭曲伴发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可能需要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药物治疗应由专业精神科医生指导,避免随意用药或停药,以防副作用或反弹现象。
3.行为矫正训练
设立行为目标:针对特定的扭曲行为,设定小而现实的改变目标。例如,如果表现为强迫性行为,可逐步减少每次触发行为后的反应频率。
增强行为监督:通过行为记录或他人反馈,加强对自身行为的觉察与控制。
4.社会支持系统建设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增强情感支持。
参加志愿活动或兴趣小组,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交行为。
5.生活方式优化
健康饮食:增加富含ω-3脂肪酸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全谷物,有助于改善情绪。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大脑功能调节。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或游泳,可减少心理压力。
心理扭曲需要长期综合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一旦发现相关问题,应尽早寻求医疗专业帮助,避免拖延导致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