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接受焦虑的存在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对未知或挑战性事件的一种正常反应。研究表明,约30%的职场人群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首先需要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工作动机,而过度担忧则会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
2.合理安排时间与任务
时间管理不当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将每日任务分为紧急重要、不紧急但重要、紧急不重要以及不紧急不重要四类,逐步完成优先级较高的事项。研究显示,通过明确目标和计划可以减少40%以上的时间压力感。
3.规律作息与运动
睡眠不足容易加重情绪波动,8小时的充足睡眠能够帮助大脑有效恢复。同时,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或慢跑,可以显著降低焦虑水平,增加大脑中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放松身心。
4.培养正向思维与合理期待
工作焦虑通常源于对失败的恐惧或过高的期望。学会理性评估自身能力,设定可行性目标。例如,将长期目标细化为每月、每周的小目标,通过逐步实现建立成就感。这一过程还能减少因未达预期而产生的失落感。
5.寻求社会支持
与同事、家人或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倾诉或寻求建议。研究指出,与他人分享感受可以有效减轻孤独感,并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如果焦虑严重且持续,可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参加心理治疗,以获得专业帮助。
6.学习放松技巧
运用深呼吸练习、正念冥想等方法能够帮助身体和心理放松。例如,每天进行5-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通过鼻腔吸气4秒、屏气4秒、然后从口腔呼气6秒的方式,逐步缓解紧张情绪。
改善工作焦虑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同时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