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包括周末。
避免午后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和尼古丁。
每天适量运动,但避免睡前两小时内剧烈活动。
睡前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屏幕等,以减少蓝光对褪黑激素分泌的抑制。
2.调整睡眠环境:
将卧室布置得安静、舒适,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减少外界光线干扰。
使用耳塞或白噪声设备,降低噪音影响。
卧室仅用于睡觉和休息,避免在床上工作或娱乐。
3.心理和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慢性失眠的一线方法,通过纠正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和改善行为习惯来提高睡眠质量。
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和深呼吸,帮助缓解睡眠前的紧张与焦虑。
限制卧床时间,严格遵守“仅感到困倦时才上床”的规则,避免强迫入睡。
4.药物治疗:
非处方类药物:如褪黑激素,可短期缓解失眠问题,但需谨慎使用且不能长期依赖。
处方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助眠药物以及某些抗抑郁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
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如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等。
5.针对特定病因的治疗:
如果失眠由其他疾病引起,如抑郁症、焦虑症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应优先治疗原发疾病。
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伴随失眠的问题,可以配合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是非药物治疗的关键措施,有助于从根本改善睡眠,同时应避免长期依赖药物。对于顽固性失眠,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个性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