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昼夜节律紊乱: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生物钟调节睡眠周期。若作息时间不规律或频繁改变,可能导致夜间醒来。
荷尔蒙变化:如压力引起的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凌晨觉醒。女性在月经周期或更年期期间因激素波动也易出现类似问题。
血糖波动:低血糖会刺激身体分泌肾上腺素,造成夜间突然清醒并难以再次入睡。
2.心理因素:
焦虑或压力:精神过度紧张容易干扰深度睡眠,导致夜间早醒。尤其是长期存在情绪困扰的人群,多半会表现出这种症状。
抑郁情绪:抑郁可能使人更易早醒,通常伴随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等其它表现。
3.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干扰:光线、噪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成为干扰睡眠的外界因素。
不良习惯:睡前使用手机或摄入含咖啡因、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容易影响睡眠的连续性。
4.健康相关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类疾病会使人在夜间反复短暂醒来,并伴有打鼾、白天嗜睡等症状。
频繁起夜:膀胱功能异常或饮水过多可能导致凌晨醒来排尿,从而打断睡眠。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比例减少,容易醒来且难以再次入睡。这是自然老化过程的一部分,但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需寻找干预手段。
夜间觉醒虽然常见,但如果影响日间状态或持续时间较长,应考虑调整作息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并可适当放松身心。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怀疑潜在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