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健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中,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个体能够充分发挥潜能、应对生活压力、进行有效工作和为社会做出贡献。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涵盖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2.心理障碍则是指一系列以显著心理痛苦或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状态,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它们通常需要由专业人员依据严格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和确诊。
3.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个光谱。例如,某些人在面对压力时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心理困扰,但这不一定发展为心理障碍。相反,通过及时的调整和干预,他们的心理状态可以恢复到健康水平。
4.某些心理障碍患者,即使在疾病缓解期,也可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功能,这表明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之间并非完全对抗。一些看似“正常”的人也可能隐藏着未被发现的心理问题。
5.心理状态受遗传、生物、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而不良的生活事件则可能诱发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转换并受环境和个人因素共同影响的动态过程。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维护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及时求助专业支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