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胃容量和饥饿素:胃在正常进食时会逐渐适应摄入的食物量,而突然减少饮食会使胃感觉空虚。饥饿素是一种促进食欲的激素,当饮食减少时,这种激素水平可能会升高,导致饥饿感增加。
2.血糖水平变化:食物摄入减少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较低的血糖水平会刺激身体释放饥饿信号,使人感到腹部空虚。
3.习惯性进食时间:身体对进食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使身体在预期的进食时间产生饥饿感,即使胃中没有食物。
4.消化酶的分泌:消化系统每天按规律分泌消化酶,减少食物摄入后,仍然会分泌酶类来处理食物,未能充分利用这些酶可能也会引发胃部空虚感。
这种现象随着身体适应新的饮食模式可能会有所减缓。在调整饮食习惯时,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极端节食,以维护良好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