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物体表面污染:如果被感染动物的唾液污染了某些物体,如玩具、食器等,然后这些物体又与人的伤口或粘膜接触,理论上可能传播狂犬病。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为狂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很短。
2.空气传播:尽管几乎不可能,但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在实验室内高浓度气溶胶暴露,可能导致吸入性传播。这种情况仅限于实验室环境,并不适用于日常生活中。
3.移植或输血:非常罕见的病例中,通过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或含有病毒的血液产品也可能传播狂犬病。这种传播方式同样极少发生。
4.其他黏膜接触: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感染动物的唾液直接接触到健康人的眼睛、鼻子或嘴巴等部位的黏膜,也可能导致感染。
间接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极低,主要预防措施是避免与可疑动物的接触,特别是在已知流行区。同时,在遭遇潜在暴露后,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