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如狗、猫、蝙蝠等)咬伤或抓伤而发生。一旦出现暴露,立即接受适当的医疗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作。
2.曝露后预防包括局部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疫苗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球蛋白的目的是提供即刻的抗体保护,特别是在伤口深、靠近神经丰富区域或暴露于可能存在狂犬病的动物时。
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暴露分级为III级(即有出血伤口或粘膜接触唾液)的情况,应立即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接种全程狂犬疫苗系列。
4.免疫球蛋白应尽早在受伤后施用,在24小时内效果最佳,但即便超过这一时间窗口,仍建议尽快注射以提高免疫反应效率。
5.在某些国家,免疫球蛋白供应可能有限,因此应根据危险评估决定其使用优先级。
由于狂犬病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及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包括必要时接种狂犬病毒血清,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