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这种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其常见副作用较轻,包括轻度水肿、头痛和面部潮红。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这种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止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其常见副作用为咳嗽,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损害。
3、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这种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副作用通常较轻,常见的有头晕、疲劳和高钾血症。
4、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氯噻酮):这种药物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常见副作用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5、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这种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减少心脏输出量和抑制肾素释放,从而降低血压。副作用可能包括心率减慢、疲劳和冷感。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降压药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