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早期识别和治疗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及早识别症状并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心肌损伤的范围,从而降低形成室壁瘤的风险。建议在心肌梗死发作后的90分钟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尽可能恢复血流。
2.使用药物治疗: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等标准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脏负担,预防心室重构,从而降低室壁瘤形成的可能。
3.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及吸烟等都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因素会增加心脏损伤和并发症的风险。通过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戒烟和按时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可以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因素。
4.随访观察和定期监测:在心肌梗死后,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监测心室功能和结构变化。这样可以在室壁瘤形成的早期阶段予以识别和处理。
心肌梗死后积极管理与治疗、控制相关危险因素、规律随访监测是预防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重要措施。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医疗检查能有效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