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疼痛:骨损伤后,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延伸到周围区域。在移动或对受伤部位施加压力时,疼痛通常会加剧。
2.肿胀:骨骼受损后,受伤部位通常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组织液渗出到软组织中,造成局部的体积增大。肿胀可能在受伤后的几小时内显现,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慢慢消退。
3.功能受限:由于疼痛和肿胀,受伤部位的运动能力可能受到限制。例如,四肢骨折可能导致行走困难,手臂骨折可能使抬举动作受限。
4.畸形:严重的骨损伤,如骨折,可能导致受伤部位外观畸形。可以看到不正常的弯曲或旋转,有时甚至可以触摸到骨头的异常位置。
5.瘀斑和皮下出血: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瘀斑,这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皮下出血形成的。
骨损伤后应尽快就医,以便准确诊断和恰当治疗。未及时处理的骨损伤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包括永久性功能障碍或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