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发生部位:
脑梗死:发生在大脑。是由血栓或栓子阻塞了供应大脑的动脉,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
肺梗死:发生在肺部。通常是由于肺动脉被栓子,例如来自静脉系统的血凝块,阻塞所致。
2.病因与风险因素:
脑梗死: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
肺梗死:常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并通过血流到达肺部。风险因素包括久坐不动、手术后、妊娠、使用避孕药、遗传性凝血障碍等。
3.临床症状:
脑梗死:典型表现有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视物不清、面部不对称等。
肺梗死:常见症状包括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可能带血)、心悸,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或晕厥。
4.诊断和治疗:
脑梗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行诊断。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以及康复训练。
肺梗死:诊断依靠肺部CT、通气/灌注扫描、超声心动图等。治疗主要是抗凝疗法,如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严重者可能需要溶栓治疗或外科干预。
脑梗死与肺梗死虽然均为血栓引起,但由于影响器官不同,其症状及处置方法亦有所不同。及时识别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