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结构不均衡:如果白天摄入的营养不够全面,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和纤维素,会导致夜间感到饥饿。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体重公斤数乘以0.8克,而膳食纤维推荐每天摄入25至30克。
2.进食时间安排: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跳过午餐或晚餐过早,可能导致夜间产生饥饿感。三餐定时定量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稳定,从而减少晚上饥饿。
3.压力和情绪: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刺激身体释放皮质醇,这种激素能增加食欲,使人更容易在晚上感到饥饿。
4.睡眠不足:缺乏充足的睡眠会影响荷尔蒙的分泌,尤其是调节饥饿感和食欲的激素,如瘦素和胃饥饿素。成年人通常需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5.代谢问题:一些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糖尿病,也可能引起异常的饥饿感。
6.习惯性夜间进食:如果已经习惯于晚上吃东西,身体可能已将这种行为作为常规,自动在相应时间点触发饥饿信号。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从改善饮食结构、调整作息时间、管理压力等方面着手解决。如果持续出现异常饥饿感且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