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期监测:
肿瘤大小和形态的变化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进行评估,通常每3-6个月进行一次。
血液检测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每次检查前应空腹抽血。
2.对症治疗:
疼痛管理:若患者出现疼痛,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营养支持:由于病情可能影响食欲,应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同时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感染预防:手术后或免疫功能低下时,需特别注意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敷料,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3.心理支持:
情绪管理:肿瘤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经历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建议定期与心理医生沟通,接受适当的心理治疗。
社会支持:家庭成员及朋友的关怀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活动,让患者感受到支持和关爱。
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控制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