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脱水: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通过出汗失去大量的水分。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容量减少,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从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在剧烈运动中每小时可失去约1-2升的水分。
2.低血糖:跑步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消耗大量能量。如果在跑步前没有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或长时间未进食,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供应,也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
3.运动过度:过度运动会使身体无法迅速适应剧烈转变,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大脑供氧不充分,进而引发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训练。
4.血压波动:剧烈运动后,血压可能会发生较大波动。如果在停止运动后突然坐下或躺下,血液流回心脏的速度减慢,导致短暂性低血压,从而引起头晕和恶心的感觉。
5.耳部问题:内耳平衡系统受损或受到干扰也可能导致跑步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例如,中耳炎或其他耳部疾病可能影响平衡感。
为了避免这些不适,应注意在跑步前保持适当的饮食和水分摄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跑步结束后应逐步放松身体,避免立即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关注身体信号,如感到不适,应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或暂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