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道痉挛:拔除尿管后,尿道可能会产生痉挛,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通常这种情况会在几小时内自行缓解。一旦尿道放松,小便就会正常排出。
2.膀胱功能恢复不完全:长时间插入尿管可能导致膀胱肌肉一时性失去收缩能力,使得病人在尿管拔除后短时间内无法正常排尿。可以尝试多喝水,增加膀胱内的尿液刺激其收缩。
3.心理因素:一些人因为对拔尿管后的疼痛或不适产生恐惧,可能会导致排尿困难。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等方法,可以有效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4.残留尿液量过多:如果残余尿液超过一定量(通常为100毫升),可能需要再次插入尿管进行导尿,以防止膀胱过度膨胀。
5.泌尿系统感染:拔除尿管后,有些人可能会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此时除了排尿困难,还可能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如果怀疑感染,需要及时就医,给予抗生素治疗。
6.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咨询医生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并根据建议进行调整。
处理排尿困难时,首先应保持镇静,避免焦虑。鼓励多饮水,并尝试不同的排尿姿势,如坐位或站立位。如果症状持续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