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青光眼早期进行手术的风险有哪些

2025-0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早期进行慢性青光眼手术一般是为了控制眼压,预防视神经进一步受损,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以下几点:

1.感染:任何手术都可能带来感染的风险,青光眼手术同样如此。尽管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大幅减少风险,但仍有大约0.1%~0.5%的患者可能出现术后感染。

2.低眼压:手术可能导致眼压过低,尤其是在过滤手术后。如果眼压过低,可能引起眼球结构塌陷、黄斑水肿等问题,这种情况在发生后需要及时处理。

3.瘢痕形成:术后眼部组织可能产生瘢痕,影响手术通道的排水功能,从而降低手术效果。据统计,大约20%~30%的患者在术后几年内会因为瘢痕导致眼压再次升高。

4.视力波动或丧失:手术可能导致视力短暂性下降,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力损伤。这种风险在已经存在视神经严重损害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5.炎症反应:手术后可能出现眼部炎症,如前房积血、角膜水肿等,一般通过抗炎治疗能够缓解,但偶尔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并发症。

6.白内障进展:研究表明,部分青光眼手术,尤其是小梁切除术,会加速白内障的形成或进展。对于年长患者,这一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7.其他少见并发症:例如虹膜脱离、脉络膜脱离以及术后出血等,这些风险虽然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视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手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需根据眼压水平、视神经损害程度和个体全身状况权衡利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