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配戴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矫正方式,通过镜片调整光线焦距,使物体清晰成像。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约80%-90%的近视患者通过配戴框架眼镜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其优势在于方便、安全,对角膜无直接接触,但可能存在美观性与运动受限的缺点。
2.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直接贴附在角膜表面,通过改变光线折射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分为日抛型、月抛型等多种类型,使用得当时可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舒适度。不适合长期佩戴者比例约占近视人群的20%,原因通常是角膜敏感、卫生条件不足或操作困难。
3.激光屈光手术
激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飞秒激光手术,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重新塑造角膜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适用于年龄稳定(一般在18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相对稳定(每年增长不超过50度)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视力恢复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存在费用较高、部分人可能出现术后干眼症等风险。
4.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隐形眼镜,夜间佩戴可暂时改变角膜弧度,提供白天清晰视力,适合青少年近视控制。研究表明,对于8-14岁的青少年,角膜塑形镜能降低近视加深进展速度约30%-60%。但要求严格的护理规范并需定期复查。
5.其他辅助方法
包括近视防控训练(如眼睛望远放松练习)和药物干预(如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这些方法尤其适用于早期近视患者,有助于延缓近视的进展,但难以完全替代上述主要矫正手段。
矫正近视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年龄、健康状况等综合评估,选择合理的方案,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期监测视力变化,预防近视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