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高度近视的基本特点
高度近视指的是屈光度数达到或超过-6.00D的一种状态,主要由眼轴过长引起。儿童的眼球尚未完全发育,眼轴仍可能继续增长,这容易导致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2.目前无法彻底减轻的原因
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变长,而现有医疗技术尚无法缩短眼轴,因此高度近视一旦形成,通常无法使度数下降。通过及时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眼轴增长速度,从而稳定度数。
3.科学方法可延缓近视进展
药物干预:0.01%-0.05%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被证明对抑制眼轴增长具有一定效果,且副作用较少。具体方案应根据医生的评估进行调整。
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可以暂时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对近视进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此方法需要严格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并注意镜片卫生以避免感染。
户外活动: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显著降低近视加重的风险。这可能与阳光刺激多巴胺分泌从而抑制眼轴增长有关。
注重用眼习惯:保持30-40分钟的连续近距离用眼后休息5-10分钟。阅读时应保证光线充足,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
4.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的防控
高度近视的儿童面临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风险,应定期接受眼科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和眼轴测量,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虽然高度近视不会出现自然减轻的情况,但采取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减缓度数增加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