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在灌肠时应注意什么

2025-02-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肠梗阻患者在灌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避免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1.明确指征:灌肠仅适用于部分功能性或轻度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尤其是由于粪便嵌塞或肠内容物积滞引起的小肠功能受限。对于完全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或伴有腹腔感染风险的患者,灌肠可能会加重病情,应严格禁忌。

2.医嘱执行:灌肠前必须由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及评估,避免盲目操作。若患者存在明显腹痛、呕吐或体征提示急性腹膜炎,应立即停止尝试。

3.选择合适的液体:常用的灌肠液包括温盐水、生理盐水或肥皂水溶液,液体温度应接近37℃,以减轻对肠道黏膜的刺激。液量需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成人为500-1000毫升。液量过多可能导致肠壁过度膨胀,引起穿孔风险。

4.操作规范: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以利于液体沿直肠进入结肠。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粗暴操作伤害肠黏膜。插入深度一般控制在10厘米左右,并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剧烈腹痛或不适感,应立即停止。

5.密切观察:灌肠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排便情况以及腹部症状变化。如果出现严重腹痛、腹胀加重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刻联系医务人员处理。

6.避免频繁操作:灌肠只是辅助治疗措施,不可频繁进行,避免损害直肠黏膜或诱发电解质紊乱。长期依赖灌肠可能掩盖潜在病因,延误治疗。

肠梗阻患者灌肠过程需要谨慎执行,仅适用于特定情况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忽视风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