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观察与定期随访
适用于轻度脊柱侧弯(侧弯角度小于20°)。
每6到12个月拍摄X光片监测进展,特别是在青少年快速生长期。
如果没有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则通常无需进一步干预。
2.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针对肌肉失衡和姿势问题,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如施罗斯疗法改善脊柱力学分布。
特殊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减轻左侧不适状态。
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的锻炼效果较为显著。
3.支具治疗
适用于青少年侧弯角度在20°至40°之间且骨骼尚未完全成熟者。
支具在早期应用可有效减缓疾病进展。通常每天佩戴时间为16至18小时。
经常配合物理治疗以增强矫正效果。
4.疼痛管理
针对因侧弯引发的左侧疼痛,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
热敷或局部按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并缓解肌肉紧张。
长期疼痛应警惕其他病因,需要专业医生评估。
5.手术干预
常用于侧弯角度超过40°且病情持续恶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
通常采用脊柱融合术,通过金属棒固定脊柱,纠正弯曲。术后恢复时间为6个月至1年。
手术风险较高,但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及缓解症状具有明显疗效。
脊柱侧弯的治疗需个体化设计,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