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介入治疗作用机制
介入治疗包括局部化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胰腺组织可能因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的刺激,出现一过性的炎症反应,这会导致胰腺局部或整体体积增大。
2.组织反应与修复过程
胰腺增大往往与组织自我修复有关。当介入治疗破坏坏死的肿瘤细胞时,胰腺的正常组织会启动再生和修复机制。这种炎症及修复反应可能会使胰腺暂时性膨胀,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修复完成,胰腺体积可能逐渐恢复正常。
3.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胰腺增大的同时,若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缩小或边界清晰,则提示治疗可能起效。如果伴随肿瘤标志物的下降(如CA19-9减少),通常意味着疗效较好。
4.病理性增大的警惕
如果胰腺显著增大且伴有明显的疼痛、发热或血液中炎症指标升高,应警惕是否存在急性胰腺炎或肿瘤进展的可能。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复查影像并配合血液检测来明确原因。
通过精准监测胰腺大小变化、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以更全面评价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