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短效避孕药或紧急避孕药
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孕药可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来抑制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快速减少月经出血。其效果因个体差异不同,但可能导致后续经期紊乱,建议谨慎对待。
2.止血类药物
常用的是氨甲环酸,这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可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从而减少出血。但此类药物不能从根本上停止月经,仅能减少流量,且需遵医嘱使用。
3.黄体酮类药物
黄体酮可以通过模拟身体自然分泌的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剥落来延迟或停止月经。这类药物通常需要提前应用,对已经开始的月经效果有限。
4.风险与副作用
强行干预月经可能导致激素失衡、周期紊乱、不规则出血或头痛、恶心等副作用。同时,盲目用药可能掩盖潜在疾病,如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炎等病变,掩盖病情。
擅自使用药物停止月经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尤其当月经量异常增多或伴随疼痛时,应尽快就诊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