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人体消化过程与排便规律
食物进入消化道后,经过胃、小肠、大肠的分解与吸收,未被吸收的残渣会形成粪便。正常情况下,大肠蠕动将粪便推向直肠,当直肠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便意。夜间睡眠期间,身体完成了对食物的进一步吸收,早晨醒来后的活动促进了肠道蠕动,因此很多人会有需要排便的感觉。
2.建立规律性排便习惯的益处
早晨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防止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一些研究显示,养成规律排便习惯可以降低便秘和痔疮的发生率。固定的排便时间还能帮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优化消化系统的工作效率。
3.影响排便时间的因素
排便时间和频率因人而异,主要受到饮食、生活习惯和个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如高纤维饮食能促进肠道蠕动,而缺乏运动或压力较大可能导致排便不规律。有些人的排便时间可能并非早晨,但只要排便顺畅且无不适感,也被视为正常。
4.早晨排便异常的信号
如果早晨排便伴随腹痛、粪便稀薄、颜色异常(如黑色或带血),则需警惕是否存在胃肠道疾病,如溃疡、炎症或息肉等。如果长期早晨频繁腹泻,可能提示肠易激综合征或胃肠感染,应及时就医。
若早晨起床后排便顺畅,无明显不适感,这种习惯是健康的反映。保持均衡膳食、充足水分摄入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排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