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肿瘤分期和大小:肿瘤的大小和扩散情况直接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若肿瘤较小(直径小于5厘米),且局限于肝脏,则介入治疗效果较好,部分患者可获得3至5年的生存期,甚至更长。如果肿瘤较大或存在多个病灶,预后通常较差。
2.肝功能状态: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对于介入治疗后的生存时间有重要影响。依据国际上常用的Child-Pugh评分系统,肝功能分为A级、B级和C级。Child-PughA级患者的肝功能较好,接受介入治疗后生存期可能达到数年。而Child-PughC级患者肝功能受损严重,即使进行治疗,生存期往往不超过一年。
3.介入治疗的类型: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射频消融术。TACE适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可延长生存期,但长期生存率相对较低。而RFA主要针对早期肿瘤病灶,具有微创特性,其5年生存率可接近50%。
4.个体差异及合并症:患者的年龄、免疫状态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也会显著影响治疗效果。例如,如果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将限制治疗手段,导致生存期缩短。
肝硬化合并肝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单一的介入治疗效果有限,通常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并密切随访以评估治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