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障碍,患者会出现腹痛、大便次数改变(如腹泻或便秘)、腹胀等症状。据统计,约10-15%的人群受到IBS影响。
2.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均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引起频繁排便和腹痛。例如,细菌性痢疾每年可影响全球数百万病例。
3.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疾病会引发肠道炎症,导致腹痛和腹泻。IBD的患病率在西方国家较高,每万人中有200-400人受到影响。
4.乳糖不耐受: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乳糖,导致进食乳制品后出现腹泻和腹痛。在一些人群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高达60%。
5.应激状态:心理压力或焦虑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肠道功能,导致类似症状。约40-60%的IBS患者存在心理应激相关问题。
6.饮食因素:大量摄入油腻、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对肠道产生刺激,从而引发胃肠不适。健康饮食可以显著改善这些症状。
若频繁的大便和腹痛持续或加重,应考虑就医以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注意、规律运动和情绪管理可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