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或症状较轻的患者。最常用的是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和硝酸酯类药物(如亚硝酸异戊酯),它们通过松弛食管下括约肌来减轻梗阻。效果通常有限,但对于无法耐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可能是一个选择。
2.内镜治疗:
内镜下气囊扩张术:通过内镜将气囊置入食管下括约肌部位,然后充气扩张,以破坏过度收缩的肌肉纤维。此方法有效率可达60%至90%,但存在食管穿孔风险。
口服内镜下肌切开术:这种微创技术通过内镜切开部分食管下括约肌,是近年来的一种创新治疗,短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相近,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3.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者。
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手术方法。其通过切开食管下括约肌及胃贲门部肌层,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且复发率低。
有时会结合抗反流手术(如胃底折叠术)以防止术后胃食管反流。
4.辅助治疗:对于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如少量多餐、避免进食过热或过冷食物)、体位管理(进餐后避免立即躺下)等措施减轻不适。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个体年龄、健康状况及症状严重程度。该疾病具有一定复发性,即使接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也应定期随访、监控复发和并发症风险,如食管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