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憩室形成:随着年龄增长,结肠壁可能变得薄弱,导致内壁向外突出,形成憩室。高纤维饮食摄入不足是其重要诱因之一,因为低纤维饮食会导致排便困难,从而增加肠道压力。
2.发病率:降结肠憩室多见于西方国家,约有50%以上的50岁以上个体患有此病。在亚洲等地区,相对发病率较低。
3.症状表现:大多数憩室患者无明显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或便秘。若憩室出现炎症,即成为憩室炎,可能引发严重症状如持续性腹痛、发热和消化不良。
4.并发症:降结肠憩室可导致出血、感染、穿孔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憩室出血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而穿孔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5.诊断方式:通常通过结肠镜检查或CT扫描进行诊断。有时,钡剂灌肠X光检查也能提供帮助。
6.治疗方法:轻度病例可通过饮食调整,如增加纤维摄入来改善症状。憩室炎需要抗生素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切除受影响的肠段。
养成高纤维饮食习惯、多饮水和定期运动对于预防和管理降结肠憩室具有积极作用。及时就医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