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妊娠相关因素:
在孕妇中,甲胎蛋白升高是正常现象,因为胎儿的肝脏会产生大量的甲胎蛋白,这些蛋白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一般来说,妊娠满16~20周时甲胎蛋白值达到高峰,属于正常范围,无需特殊处理。
2.肝脏疾病:
某些肝脏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甲胎蛋白升高。
急性或慢性肝炎:由于肝细胞损伤导致甲胎蛋白释放,轻度升高通常见于急性或慢性活动性肝炎。在这一情况下,AFP水平通常不超过500ng/mL,并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下降。
肝硬化:部分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轻中度甲胎蛋白升高,特别是在病情活动期。
3.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显著升高(>400ng/mL)常提示某些类型恶性肿瘤,尤其以肝细胞癌为典型。
肝细胞癌(HCC):甲胎蛋白升高是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标志物之一,特别在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背景下更具临床意义。
生殖细胞肿瘤:如卵巢或睾丸的胚胎性肿瘤,也可能伴随甲胎蛋白升高。
4.其他非特异性原因:
一些胃肠道恶性肿瘤也可偶尔导致AFP升高,例如胃癌、胰腺癌等。
特殊遗传代谢性疾病或一些罕见病也可能表现AFP水平异常,但较少见。
单纯的甲胎蛋白升高并不足以明确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如肝功能、血清乙肝或丙肝病毒检测)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