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会导致小腹坠胀、不适和排便异常。患者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便或便秘交替出现,并伴随未完全排空感。该病与肠道敏感性增加及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在压力或饮食刺激下症状会加重。
2.便秘或排便困难
长期便秘可能会引起粪便堆积在直肠或结肠部位,从而造成小腹胀痛感,同时刺激排便反射,使人持续产生想排便的感觉。常见诱因包括饮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量不足或久坐不动。
3.消化道感染
例如细菌或病毒性肠炎,可导致胃肠道痉挛、小腹胀满感以及排便频率增加,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或发热。此类感染通常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有关。
4.盆腔炎症
特别是女性,如果下腹部坠胀感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多、腰骶部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盆腔炎症,如附件炎或子宫内膜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诊治,以免影响生殖健康。
5.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或膀胱炎也可能引起小腹不适,并给人带来排便或排尿的紧迫感。典型症状还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
6.其他因素
包括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或妊娠早期,以及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均可能导致小腹坠胀和排便欲增强。
鉴于上述情况,小腹坠胀和频繁想排便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明显不适,应尽早就医检查,包括胃肠镜、超声或尿液分析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