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验光度数是否准确:验光结果是决定眼镜矫正效果的重要依据。如果验光过程中未能充分放松调节功能或出现误差,新眼镜佩戴后可能导致视物模糊、头晕等问题。散瞳验光对于青少年或高调节能力者尤为重要,可有效减少验光误差。
2.制作工艺是否符合标准:眼镜加工中的瞳距测量、镜片光学中心定位及镜片表面质量等均会影响视觉效果。例如,瞳距测量误差可能使视轴与镜片光学中心不匹配,导致棱镜效应,引起视疲劳和视物不清。
3.镜片参数变化:更换镜片材质、折射率、镀膜类型等参数可能导致视觉体验变化。如果镜片在透光性或色散控制上与原先镜片存在差异,初期可能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4.个人适应过程:部分人群对新度数、镜片设计(如非球面镜片)或框架位置的改变较为敏感。一些轻微的不适通常可通过几天至一周左右的佩戴逐渐缓解,但长期无法适应则需寻求专业帮助。
5.其他潜在眼部健康问题:排除眼镜本身的问题后,需考虑是否存在未被发现的眼病,如角膜异常、白内障、玻璃体浑浊或黄斑疾病等。这些问题可能不仅仅通过配镜解决,而需进一步治疗。
定期检查视力并确保眼镜质量是维护视功能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