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压力:瘫痪患者由于缺乏自主活动能力,身体某些部位长时间受压,尤其是骨骼突出处(如尾骨、髋骨、脚跟等),容易产生局部压力过大,从而引发压疮。
2.摩擦和剪切力:在移动或调整瘫痪患者位置时,不当的操作可能导致皮肤与床面之间产生摩擦和剪切力。这种力会损伤皮肤表层,使其更易形成溃疡。
3.湿润环境:尿失禁或出汗较多的情况,会使皮肤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增加了感染和细菌滋生的风险,进而促进了压疮的发生。
4.营养不良:瘫痪患者如果摄入营养不足,特别是蛋白质缺乏,会降低皮肤的修复能力和抵抗力,使得皮肤更易受到损伤。
5.发热和感染:瘫痪患者可能因自身免疫力下降而易受感染,而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局部皮肤肿胀和形成大包。
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合理安排翻身和体位变换,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确保营养充足,以增强皮肤的愈合能力和整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