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激素水平变化:特别是在青春期、绝经期或月经周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睡眠不足: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持续的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情绪波动。
慢性疾病:某些慢性健康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可能引发情绪上的变化。
营养不良:缺乏某些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B群和矿物质如镁,可能导致情绪不稳。
2.心理因素:
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身体释放过多的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可能引发情绪反应。
焦虑和抑郁: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伴随着情绪变化,如易怒和烦躁。
生活事件:突如其来的重大生活变化或创伤事件可能使人更容易感到急躁和愤怒。
3.环境因素:
工作环境:高强度工作或职场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家庭动态: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或矛盾也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识别并关注这些潜在原因有助于管理烦躁和易怒的情绪。如果这种情绪状况持续存在或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咨询以进一步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