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细菌的作用:某些细菌,如脲酶阳性细菌,会产生脲酶,这种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会使尿液中的氨浓度增加,同时导致尿液pH值升高,变得更加碱性。碱性环境有利于磷酸铵镁结石(通常称为感染结石)的形成。
2.尿液的化学变化:尿路感染会导致尿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例如,磷、钙、镁等元素的浓度可能增加,这些元素在碱性环境下更容易沉淀和结晶,形成结石。
3.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尿路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会在尿道内壁上产生脱落的细胞碎片或细菌团块,这些物质可以作为结石形成的核心,吸附周围的矿物质逐渐增大,最终形成结石。
4.尿流梗阻:感染还可能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和尿道狭窄,从而导致尿流不畅。尿液停滞时间过长,有更多机会发生结晶和沉淀,加速结石的形成。
注意预防尿路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尿路异常,是降低泌尿系结石风险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