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来源及形成原因
尿道结石可以是原发性的,即直接在尿道内形成,主要与尿路感染、尿液滞留或尿道狭窄等因素相关。
也可能是继发性的,即由肾脏或膀胱的结石脱落后进入尿道并嵌顿,其中以男性更为多见。
2.结石大小及形状分析
宽度为4毫米的结石属于中小型结石,但其长度增加可能使其排出更加困难。
长而细的结石可能适应尿道管腔的形状,这在尿道解剖结构复杂、局部存在病变(如炎症或纤维化)时更容易形成。
3.临床症状特点
可能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中断、尿痛,甚至血尿。如果伴有感染,还可能出现发热和尿急尿频。
较长的结石可能加重症状,因为它会更容易引起尿道损伤和尿液梗阻。
4.诊断与检查方式
确诊通常依赖影像学检查,如X线平片或超声,可明确结石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必要时需行尿道镜检查以评估结石对尿道内壁的影响。
5.治疗选择与干预措施
小于5毫米的结石,有一定几率通过充分饮水及药物治疗自然排出。
如果结石较长导致排出困难,可能需要微创手术,例如尿道镜下取石或碎石术。
合并感染或尿道损伤时,需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或修复处理。
当尿道结石较长时,应注意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建议,以免延误治疗造成进一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