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炎症性肺结节:如果肺结节的形成与感染或炎症有关,例如结核、霉菌感染等,通过机体的免疫反应或者治疗后感染消退,结节可能会缩小甚至完全消失。例如,结核引起的肉芽肿样病变,在成功抗结核治疗后可能显著减小。
2.吸收性改变:炎症后的纤维化或轻微出血吸收也可能导致肺结节逐渐减小,但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研究显示,这类结节大约占良性肺结节中的20%-30%。
3.假性结节:部分通过影像学发现的小结节可能并非真正的结构性病灶,而是由于气道分泌物或其他暂时性现象造成的影像表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随访确认,结节可能自行消失或缩小。
4.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暴露于刺激性物质如烟雾、粉尘等环境可能加重结节进展,相反,如果改变环境因素或戒烟,也可减轻肺部负担,促进某些类型结节的缩小。
不同性质的肺结节表现不同。例如,良性结节有机会缩小甚至消失,而恶性结节通常不会自然减小,反而可能继续增大。判断其变化趋势需依赖规范的医学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定期随访监测。
建议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并遵循医嘱安排复查影像学评估,以明确结节性质及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