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患者病史及症状分析
需要结合患者是否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结核病史或者家族肿瘤史等。若出现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需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2.影像学评估
通过胸部CT扫描观察结节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分布特点。例如,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不规则边界或伴有毛刺征的结节更倾向于恶性;明确多个结节是聚集在肺的一部分还是广泛分布也有助于判断是否为感染性疾病、转移性肿瘤或弥漫性肺疾病。
3.实验室检查
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等)、结核感染筛查(如PPD试验、T-SPOT检测)以及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病因方面的线索。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病理活检
如果影像学提示可疑的恶性改变,可能需要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或CT引导下近距离穿刺取得肺组织病理以明确诊断。一旦病理结果证实为恶性病变,还需进一步明确肿瘤分期和扩散情况。
5.动态随访观察
如果患者短时间内未表现出明显恶性风险,但存在良性可能性,例如组织感染、肉芽肿等,可以采取每隔3-6个月复查低剂量CT观察变化。
6.针对性治疗
根据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治疗。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如肺癌转移灶,则需开展手术、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如果是感染性病变,例如真菌或结核感染,可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对于良性病变通常仅需定期复查。
肺结节增多不可掉以轻心,应尽早明确病因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合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