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发病后24至72小时):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期间,通常不建议立即大幅度降压,除非收缩压超过220mmHg或舒张压超过120mmHg。过度降低血压可能减少脑灌注,进一步损害受累脑组织。
但对于有心脏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等合并症的患者,需谨慎处理并针对特定情况适度降低血压。
2.亚急性期(发病后3天至2周):
此时血压可逐渐降低至较安全范围,目标为收缩压140-150mmHg,以避免二次出血或再发缺血事件。同时需密切监测以防止脑水肿或再出血。
3.恢复期及长期管理(2周以后):
恢复期及长期的血压管理目标为将血压维持在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如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调整目标值。
4.个体化治疗方案:
每位患者的血压管理策略应基于其具体病情、既往病史以及对药物的反应。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类、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
5.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控、减少盐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也是管理血压的重要措施,这些方法有助于改善整体心血管健康。
在脑卒中不同时期,合理评估与动态调整血压管理策略至关重要。及时准确的血压管理有助于预防再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