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因:
脑干出血是指由于高血压或其他原因导致脑干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常见的诱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破裂和脑部外伤。
脑梗塞又称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2.临床表现:
脑干出血的症状通常出现迅速,并具有严重性。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面瘫和四肢无力,甚至可能出现对生命有威胁的情况如呼吸困难。
脑梗塞的症状取决于受影响的脑区域,但常见表现包括突然的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困难、视力改变以及步态不稳等。
3.诊断方式:
脑干出血通过CT扫描可以快速检测出脑内的出血情况,是急诊评估的重要工具。
脑梗塞则常用磁共振成像来确认缺血区域和评估受损程度,同时可能需要进行血管造影以了解血流状况。
4.治疗方法:
脑干出血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颅内压、降低血压和防止进一步出血。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疗法、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来恢复血流和防止复发。
两者均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后遗症及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