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菌群失衡: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少量的霉菌共同维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例如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细菌的生长,使霉菌繁殖,从而在大便中被检测到。
2.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控制能力下降也可能导致霉菌在肠道内过度生长。例如,一些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或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个体,其肠道内霉菌可能会相对增多。
3.饮食因素: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能促进霉菌的生长。糖类是一些霉菌的重要营养来源,摄入过多可能导致霉菌过度生长。
4.使用其他药物: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影响肠道内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增加霉菌的生长机会。
如果在大便中发现霉菌且伴随症状如腹泻、腹痛或消化不良,需要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环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