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温度过高:艾灸时,艾条燃烧产生的高温可能直接接触皮肤,超过皮肤耐受的温度范围,引起烫伤形成水泡。
2.施灸时间过长:在同一部位施灸时间过长,会使皮肤局部持续受到刺激和高温作用,从而导致组织损伤。
3.皮肤敏感性:个体皮肤对热刺激的耐受性不同。有些人皮肤较为敏感,更容易在艾灸过程中出现水泡或其他损伤。
4.艾灸方法不当:艾灸时如果没有正确掌握距离和时间,或者使用不适合的艾灸工具,都会增加皮肤损伤的风险。
水泡结疤通常是皮肤自我修复的一种过程,代表着皮肤组织在受损后逐渐恢复。避免皮肤过度受热可以减少发生烫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