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2025-08-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脑萎缩是一种大脑体积缩小的病理现象,其主要特点包括神经元的减少和脑组织的丢失。以下是脑萎缩的具体病理变化:

1.神经元损失:脑萎缩与神经元数量的下降密切相关。这种神经元的丢失会导致大脑功能的退化,如记忆和认知能力的减退。

2.脑沟扩大与脑回变窄:在脑萎缩中,脑沟(大脑表面的裂缝)通常会变得更宽,而脑回(大脑表面的隆起部分)则变得更窄。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成像技术如MRI清晰观察到。

3.白质和灰质减少:脑萎缩涉及白质(负责信息传递)和灰质(负责处理信息)的减少。灰质减少常与高级脑功能障碍有关,而白质减少可能影响信号的传递效率。

4.脑室扩大:随着脑组织的减少,脑室(大脑中的液体填充空腔)往往会出现代偿性扩张。这种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脑功能。

上述病理变化共同作用,导致脑萎缩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运动协调障碍等症状。这些变化的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有脑萎缩风险的群体,早期检测和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