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调节作用:儿童的眼部调节能力很强,未散瞳时眼睛会自动调节以看清物体,这可能导致屈光度数测量结果偏低。例如,实际度数若为150度,未散瞳时可能仅测出100或125度。
2.假性近视现象:未散瞳会掩盖真实的屈光状态,因而所谓的假性近视或远视被低估。如果孩子在散瞳后测量出的度数高于未散瞳时的度数,这通常是由于消除了调节作用后的真实屈光度数显现。
3.专业建议:眼科医生通常建议对儿童进行散瞳验光,以便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排除由于调节造成的误差,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判断是否需要矫正视力。
为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尤其是在决定是否需要佩戴眼镜时,应考虑进行散瞳验光。同时,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视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