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不刺破水泡:水泡是身体的自然保护机制,内部液体可保护下方组织。除非医生建议或水泡极大且疼痛,否则避免自行刺破。
2.清洁皮肤:每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肥皂和水清洁周围皮肤,预防细菌进入水泡造成感染。
3.使用敷料:覆盖水泡区域以减少摩擦并防护外界污染。可选择使用无粘性的敷料或专门用于水泡的伤口贴。
4.监测变化:观察水泡有无变红、肿胀、流脓等感染迹象。如出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水泡通常在几天至一周内自愈,处理时需注意避免过度摩擦和不必要干扰。